概況:
何園坐落于
江蘇省
揚州市的徐凝門街,被譽為“晚清第一園”。
何園又名“寄嘯山莊”,由清光緒年間任
湖北漢黃道臺、江漢關監(jiān)督、曾任清政府駐
法國公使的何芷舸所造,是清乾隆年間雙槐園的舊址。清同治年間,在雙槐園的舊址上改建成寄嘯山莊,占地14000余平方米,園內有大槐樹兩株,傳為雙槐園故物,今仍有一株。園名取自陶淵明“歸去來兮……登東皋以舒嘯,臨清流而賦詩”之意,辟為何宅的后花園,故而又稱“何園”。光緒九年(公元1883年),園主歸隱揚州后,購得吳氏片石山房舊址,擴入園林。園主將西方建筑特色帶回了文明古國,并吸收中國皇家園林和江南諸家私宅庭園之長,又廣泛使用新材料,使該園吸取眾家園林之經(jīng)驗而有所出新。
全園可分為東西兩個部分,以兩層串樓和復廊與前面的住宅連成一體。東園的主要建筑是四面廳,為一船廳,單檐歇山式,帶回廊,面闊15.65米,進深9.50米。廳似船形,四周以鵝卵石、瓦片鋪地,花紋作水波狀,給人以水居的意境。以此建筑為主景,南向的明間廊柱上,懸有木刻聯(lián)句“月作主人梅作客,花為四壁船為家”;廳北有假山貼墻而筑,參差蜿蜒,妙趣橫生;東有一六角小亭,背倚粉墻;西有石階婉轉通往樓廊;南邊建有五間廳堂,三面有廊。復道廊中的半月臺,是中秋賞月的好地方。
西園空間開闊,中央有一個大水池,樓廳廊房環(huán)池而建。池的北樓寬七楹,屋頂高低錯落;中樓的三間稍突,兩側的兩間稍斂,屋角微翹,形若蝴蝶,故而俗稱“蝴蝶廳”。樓旁與復道廊相連,并與假山貫串分隔,廊壁間有漏窗可互見兩面的景色。池東有石橋,與水心亭貫通,亭南曲橋撫波,與平臺相連,是納涼之所。池西一組假山逶迤向南,峰巒疊嶂,后有掛花廳三楹,有
黃石假山夾道,古木掩映,野趣橫生。 何園中的水心亭(有人稱戲臺),是為了巧用水面和環(huán)園回廊的回聲,增強其音響的共鳴效果而建的,以供園主人觀賞戲曲和歌舞之用?!都t樓夢》等影片的拍攝,都曾把何園的水心亭作為場景。“四面串樓環(huán)水抱,幾堆假山嘆自然。”串樓是何園建筑藝術的最大特色。串樓復廊逶迤曲折,延伸不斷。串樓長400余米,繞園一周。在串樓的窗格和壁板上刻有蘇東坡、唐伯虎、鄭板橋等人詩畫,回廊墻壁石碑上嵌有古人的詩句。回廊上的“觀園鏡”,可通觀全園景色,給人以“山外青山樓外樓”的景觀印象,充分體現(xiàn)了建筑藝術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之美。
何園雖是平地起筑,但卻獨具特色。通過嶙峋的山石、磅礴連綿的貼壁假山,把建筑群置于山麓池邊,并因地勢高低而點綴廳樓、山亭,錯落有致,蜿蜒逶迤,山水建筑渾然一體,有城市山林之譽,是揚州住宅園林的典型。園中的植物配置也獨具匠心。半月臺旁的梅花、桂花、白皮松,北山麓的牡丹、芍藥,
南山的紅楓,庭前的梧桐、古槐,建筑旁的芭蕉等等,既有一年四季之布局,又有一日之中早晚的變化,極盡人工雕琢之美。
何園是清代后期揚州園林的代表作,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是揚州的園林特色和風格的體現(xiàn)。漫步何園,回廊曲折,復道行空,假山貼墻,鳥棲庭樹,丘壑宛然,游魚驚水……宛若“鳥飛屏風里,身置仙境中 。
與何園緊相毗鄰的是“片石山房”。據(jù)史稱,“片石山房在花園巷,一名雙槐園,歙人吳家龍別業(yè),今粵人吳輝謨修葺之。園以湖石勝。”(清《江都縣續(xù)志》卷十二)又據(jù)清錢泳《履園叢話》卷二十載:片石山房內“二廳之間,湫以方池。池上有太湖石山子一座,高五六丈,甚奇峭,相傳為石濤和尚手筆”。石濤是我國明末杰出的大畫家,曾旅居揚州,死后葬于揚州蜀岡。
片石山房于1989年復修,門楣上的“片石山房”額系移用石濤墨跡。此園的設計,以石濤畫稿為藍本,順自然之理,行自然之趣,表現(xiàn)了石濤詩中“四邊水色茫無際,別有尋思不在魚;莫謂池中天地小,卷舒收放桌然廬”的意境。園中假山丘壑中的“人造月亮”是一奇觀,盈盈池水,盎然成趣。
何園里還蘊藏著四個“天下第一”,三處位于西園。“天下第一廊”指的是何園的復道回廊。復道回廊分上下兩層,或直或曲,貫穿全園,全長1500多米,被譽為中國立交橋雛形。而復道回廊上的花窗被稱為“天下第一窗”。造型闊大,氣宇軒昂,繞廊賞景,步移景異,是園林花窗中罕見的極品。“天下第一亭”指的是以水池居中的西園池中央的水心亭。水心亭是一座中國僅有的水上戲臺。在上面輕歌曼舞,可以巧妙的借助水面與走廊的回聲,起到增強音響的共鳴效果。位于園東南的片石山房稱為“天下第一山”,在石濤大師疊石人間孤本的腹內,藏有一座石屋。石屋有兩間,東西都有洞門出入,盛夏酷暑,烈日炎炎,這里便成了養(yǎng)心消暑的絕佳之處。
每年9月8日--10月8日“二分明月文化節(jié)”
地址: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(qū)徐凝門大街66號;
最佳旅游時間: 四季皆宜;
景點門票門票:旺季45元,淡季30元。旺季為3,4,5,6,9,10,11,12月份;